受访专家: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教授、主任医师 张还添
当久坐后的腰背僵硬得像块“铁板”,
弯腰转身都成奢望;
当深夜被关节剧痛生生疼醒,
走路困难甚至瘫痪在床……
这不只是身体疲惫的信号,
更可能是身体在拉响红色警报:
患上“强直性脊柱炎”!
事实上,早发现、早干预,
能有效“刹车”,避免残疾。
即使到了晚期髋关节严重融合及损坏,
人工关节置换也能帮助
重新“解锁”行走能力。
让我们揭开这“不死的癌症”的真相!
强直性脊柱炎有着“家族烙印”
强直性脊柱炎(即Ankylosing Spondylitis,简称AS)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它绝非普通的“腰酸背痛”,主要攻击身体的“中轴骨”——骶髂关节(即腰臀连接处)和脊柱。张还添介绍道:“炎症会在此处蔓延,如同‘生锈’般侵蚀关节,最终可能导致脊柱像被‘焊接’后的僵直,活动能力大幅丧失。”
这个病有很强的“家族烙印”,其主要病因与人白细胞抗原B27(即HLA-B27)基因高度相关,超过90%的患者体内都能找到该基因的踪迹,大大增加了患病风险。此外,发病高峰集中在20岁—30岁青壮年群体,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—3倍。
强直性脊柱炎也常被人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,正是由于它不致命,却可能“偷走”自由活动的人生。
隐匿难察:腰背僵痛等早期症状极易被误认为劳累或普通腰肌劳损,错过最佳干预时机。
渐进摧毁:随着炎症持续破坏,脊柱可能逐渐“石化”强直,髋关节也可能“锁死”融合,这些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损害。
长期折磨:虽然不直接致命,但它带来的剧烈疼痛、活动受限和致残风险,对患者的工作、生活乃至心理健康造成毁灭性打击。
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
患上强直性脊柱炎有几个关键特征,一旦出现,务必高度警惕:
深夜腰臀发痛:夜深人静时,腰臀深处(特别是腰骶部)有着像被重物压着或钝刀子磨的疼痛。常在凌晨三四点把人痛醒,连翻身都困难。
清晨腰部僵硬:早晨起床后,腰部僵硬得像被水泥浇住,活动极其不灵活。这种僵硬感通常持续超过30分钟甚至更久,必须活动开才能慢慢缓解。
屁股轮番疼痛:疼痛不固定在一边,而是在左右屁股之间“打游击”,交替出现。
关节活动度变小:胸口深呼吸时都困难,扩胸度随之减少;弯腰想摸脚趾,会感觉后背像有根棍子顶着,手指离地面也越来越远;脖子转动卡顿不灵活。
张还添解释道:“与腰肌劳损、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的是,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腰臀和后背,很少‘窜’到腿部,而且在深夜不能缓解。”
此外,也可进行自我筛查:如果您长期(超过3个月)同时遭遇上述“深夜腰臀发痛”和“清晨腰部僵硬”的情况,务必尽快去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,这很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发出的求救信号。
及早诊断、科学治疗至关重要
诊断强直性脊柱炎,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检查。抓住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期,能最大程度避免关节被“焊死”的悲剧发生。
“有疑似症状患者,可尽早做骶髂关节的MRI检查;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,有必要做X射线或CT检查。”张还添表示,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出高风险的HLA-B27基因;当身体内有炎症,血液中的血沉(ESR)和C反应蛋白(CRP)水平通常会升高。
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需要“对症下药,分阶段击破”。医生会根据病情阶段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:
#早期
使用止痛药(如布洛芬等)对付炎症,有效缓解疼痛和僵硬感。
#中期
在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后,使用生物制剂(如依那西普、阿达木单抗等)的处方药“摧毁”导致炎症和异常骨生长(如骨赘)的核心目标(如TNF-α等坏分子)。
#晚期
当髋关节被严重损坏后,可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(THA),在分离被“焊死”的股骨头和髋臼后,切除增生的疤痕和骨性融合块,植入“新关节”。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,再配合功能锻炼,能够恢复行走自由。
人工关节置换假体术前(左图)与术后(右图)影像对比
此外,运动是强直性脊柱炎管理不可或缺的,张还添推荐了几种运动:“舒展筋骨”型,如游泳、瑜伽、伸展操等,能帮助脊柱和关节沿着正确方向活动展开;“打开胸腔”型,如深呼吸练习、扩胸运动,防止胸廓僵硬影响呼吸。他还建议每天坚持30分钟—40分钟,每周不少于5天。需要注意的是,避免足球、篮球、橄榄球等对抗性强运动中的剧烈冲撞可能导致的严重骨折。
日常中,睡觉时尽量仰卧平躺,工作时避免久坐久站。多吃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“抗炎”食物(如三文鱼、亚麻籽油、杏仁等),少吃高糖食品、油炸食品等促炎释放的食物。
早行动、早获益,
莫让“不死的癌症”
偷走您本该自由灵动的人生。
已获授权图,转载勿使用
盟配资,长沙炒股配资公司,天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