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来特朗普吹的牛,终于还是实现了,美国对全球的关税政策落地,中国这次也没有幸免。
根据央视新闻报道,当地时间7月3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确定了对多个国家和地区,征收的“对等关税”税率,具体税率从10%至41%不等。
美国裹挟全球
特朗普在4月发动关税战,此后多次推迟实施新关税的时间,7月初他向全球主要国家发送了8月1日实施新关税的公开信,要求他们在这期间谈判,否则8月1日正式实施。
其中欧盟、日本、印尼、菲律宾、越南等国谈成了新的税率,但大部分国家和美国的谈判还没突破,因此特朗普认定,8月1日全球各国就开始实施拟定的新关税,不会再推迟实施了。
不过美国商务部长也说,8月1日之后还可以接着谈判,什么时候谈成再说,这份被冠以“对等”之名的政策,其数字本身却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,高墙立起,但数字背后的含义远比表面复杂。
根据央视新闻报道,当地时间7月3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确定了对多个国家和地区,征收的“对等关税”税率,具体税率从10%至41%不等,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有这些,叙利亚被征税的税率最高,达到了41%,不过叙利亚基本没有什么产业出口,就算美国征收100%,也没什么影响。
另外缅甸、老挝,被征税比例达到了40%,瑞士是39%,阿尔及利亚是30%,加拿大的关税也挺高的,达到了35%,以上几个国家是最高的,超过了30%。
名单绕了一大圈,中国的角色却显得有些特殊,根据行政令中“未特别提及的国家统一适用10%税率”的条款,中国似乎“搭上了最低税率的末班车”,这表面上与此前双方在日内瓦会谈中达成的初步共识相符:即暂时维持10%的水平,不继续加码。
然而,这个10%并非故事的全部,更非轻松的结局,在此之前,美国早已借芬太尼等问题对中国商品加征了其他关税,那部分的实际负担远比这新的10%要复杂得多,也沉重得多,所以,这所谓的最低税率,更像是一个暴风眼中短暂的平静,而非冲突的真正终结,棋局仍在继续,表面下的暗流涌动。
美国自损八百的计划
这套关税的设计逻辑看似简单粗暴:用高墙挡住外国货,钱就会回流,工厂就会重开,谁知经济的传导链条,远比这个设想更加精巧和脆弱,它可不是想剪哪里就剪哪里的橡皮筋。
举个例子,美国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业,给日本汽车加了关税,可如今一辆悬挂着“美国制造”标签的汽车,它的变速箱可能来自日本,车载芯片出自韩国,皮革原料来自墨西哥,而这些零件背后的初级材料,又往往能追溯到中国,对一个环节的打击,瞬间演变成了对整个链条的勒紧,结果呢?
德国车企立刻宣布暂停在美国的工厂扩建计划,你卡住了韩国的半导体,转头自家最先进的F-35战机生产线,就可能因为缺少某种来自中国的稀土元素而停摆。
这套组合拳打下来,最先感受到疼痛的,恰恰是美国本土,底特律的汽车零件厂接连倒闭,并非因为外国货太便宜,而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全球供应链被一刀切断了,爱荷华州的大豆堆积如山,价格暴跌三成,农场主们只能眼看着银行催贷而心急如焚。
说到底,关税的成本,最终还是通过各种方式,落到了普通人的账单上,没人能真正独善其身。
全世界都在对抗美国
面对高耸的关税壁垒,全球资本和货物的流动并未就此停止,反而以更富创造力的方式另辟蹊径,它们像水流一般,不会倒灌,只会绕道,日本车企在获得政府补贴后,并未屈服,而是加速将生产线迁往东南亚,韩国三星则反其道而行之,选择在中国西安扩建芯片工厂,把根扎得更深,深化本土合作。
更有意思的景象出现在了贸易展会上,美国采购商一边抱怨关税,一边却与中国供应商低声商议着变通之道:“我们这批货,能否走墨西哥转口?”
一件中国商品,在墨西哥或某个东南亚国家的保税区完成“一日游”,换上新标签,就摇身一变成为“墨西哥制造”,堂而皇之地进入美国市场,完美规避了高额关税,深圳的物流公司甚至为此推出了“东南亚保税仓三日达”的专门服务,一时门庭若市,生意火爆。
这些规避手段让关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,制造业并未如预期般回流美国,反而催生出一个更复杂、更隐蔽的全球物流网络,养肥了一大批中间商。
而中国,作为这个网络最核心的货源地,其地位反倒因此变得更加难以替代,就连苹果CEO库克亲自前往越南推动供应链转移时,当地官员也坦言,他们七成的电子零件都依赖中国进口,对中国商品加税,无异于给自己釜底抽薪。
新的贸易圈
这场风波最深远的影响,或许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济账,当关税可以被随意“武器化”时,支撑全球经济体系的信任基石便开始松动,一直以来,美元、美债和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被视为三大支柱,如今这块基石上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痕。
最明显的信号,是各国加速了“去美元化”的进程,当你的外汇储备随时可能因政治原因被冻结,当你的贸易随时可能被一道壁垒强行中断,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国家都会开始寻求替代方案,金砖国家集体宣布扩大本币结算范围,沙特对中国的石油交易首次使用人民币结算。
这些事件串联起来,构成了对美元霸权持续而沉重的侵蚀,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应声跌至二十年来的新低。
与此同时,新的“朋友圈”正在形成,被美国用关税推开的盟友们,转过身就开始彼此“抱团取暖”,欧盟与加拿大迅速签署零关税协议,墨西哥则联合巴西启动了拉美自贸区的建设,而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,更是在全球性的风暴中逆势飙升。
事实证明,世界并未因美国的缺席而停止转动,反而因其折腾,催生出了更多元、更具韧性的合作模式。
风暴远未平息,牌桌上的博弈仍在继续,贸易战的休战期被一再延长,说明谈判桌下的分歧依旧巨大,美国财政部长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最高500%的惩罚性关税,对英伟达特供芯片的调查也仍在进行。
这些都清晰地表明,这场较量远未结束,手段只会更加多样和隐蔽,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风暴过后,世界经济的版图正在被重绘,那些试图用高墙将自己困住的,最终会发现,他们不仅没能挡住别人,反而也把一个更广阔的世界,隔绝在了高墙之外。
信源: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确定多国“对等关税” 税率自10%至41%不等——新京报2025-08-01
盟配资,长沙炒股配资公司,天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